
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11月21日,“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成效”边会顺利举办,这也是此次大会中国角地方日边会的收官活动(本次边会相关内容见:由“绿”向“美” 北京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样板 COP29中国角北京边会顺利召开)。
边会重点展示了北京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的措施、成效与优秀典型案例。边会邀请了来自中外地方政府、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NGO)及来自北京市的企业等参与,分享各自地方和领域的气候行动实践经验。
社区厨余堆肥平台“堆肥培训师”计划伙伴、顺义区后沙峪镇江山赋党支部书记亓伟伟受邀出席并进行了《小堆肥 大实践—应对气候变化,北京基层社区在行动》的分享汇报。






通过厨余堆肥,把社区内产生的厨余和园林绿化两类有机废弃物进行在地处理,变废为宝、就地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厨余、园林废弃物运输和终端处理带来的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堆肥产物用于社区内部绿化土壤改良,还能够产生一定的固碳效应。
自2021年4月1日起,江山赋社区共计实现43吨多的厨余垃圾和近40吨园林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产生堆肥“黑金土”近48吨。根据实际测算,减排约10.94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消了21880度电的碳排放。同时,江山赋社区还利用专业园林枝干破碎加工设备,把园林废弃物中的树枝树杈加工成土壤有机覆盖物让大人和孩子们一起铺在裸露土壤表面,有机覆盖物和堆肥生成的土壤改良剂“黑金土”共同治理社区祼露的土地上,在保持水土、调节地温、提升景观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将实现社区5万多平米绿化园林废弃物的就地碳封存。

在江山赋社区上下齐心的努力和不断实践摸索下,2021年江山赋社区入选成为由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支持的社区厨余堆肥试点单位(二期),与其他7个社区一起,共同践行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江山赋社区也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该项目的试点社区。2024年,亓伟伟个人入选社区厨余堆肥平台“堆肥培训师计划”。(江山赋堆肥案例分享:众人拾柴火焰高:堆肥中的社区力量)
同时,生态堆肥与北京市垃圾分类行动相互响应,成为社区教育和志愿者发动的启动剂,由此带来的源头减量、对居民垃圾自出分出率和纯净度的促进作用正契合了北京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试点,一直倡导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江山赋持续深化城市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围绕社区堆肥展开翻堆和出肥相关的社区活动发动居民志愿者队伍,形成多赢的局面。在各级政府支持、科研机构指导下,社会组织和内外部志愿者共同参与,“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江山赋社区成为大家行动的汇聚点和窗口,“低碳实践—生态堆肥”“同享心安处·我的邻居是老师”多个品牌项目服务居民,深受喜爱,也向顺义其他社区学校输出,绿色低碳、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好风气在顺义区蔚然成风!
厨余垃圾加园林废弃物,一层一层码放,定时翻堆定时出肥,一件小事,却在坚持中成就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基层低碳实践的创新经验。江山赋的探索实践行动,也代表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力量!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 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两期“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到2023年11月,两期试点项目以及衍生出来的合作伙伴已经在全国14省22市的60余个社区开展厨余堆肥,初步摸索出社区厨余堆肥作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共同发起的“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也已凝聚了部分社区厨余堆肥实践者。本期项目将通过支持伙伴开展社区厨余堆肥实践的方式,结合案例经验总结、效益评估、数字平台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炼社区厨余堆肥的中国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END


关注我们吧
其他文章


伙伴分享|顾凌云:用好微生物,让厨余大变身,上一堂超级科学课!
伙伴介绍: 顾凌云,宁波鄞州第二实验中学科学老师。2021年实地参观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

国际经验|美国费城堆肥故事:一家多元化厨余收集与堆肥公司
美国费城堆肥故事: 一家多元化厨余收集与堆肥公司 雪华按 去年夏天,我和Lehigh Un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