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肥产物品质检测,是保障堆肥产物安全无害化的金钥匙!为了帮助伙伴们了解掌握自己堆肥产物的品质情况,协助伙伴们科学使用堆肥产物,2024年6月至7月,项目组面向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伙伴收集了一批堆肥样品进行检测,并于9月出具了17份社区堆肥产物品质检测分析报告。


确保堆肥产物实现安全无害化,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给社区提供科学指导,合理使用堆肥产物。
鼓励社区根据检测反馈,改善堆肥工艺,提升堆肥效率。
以检测结果为科学支撑,增强堆肥宣传和教育的可信度。
积累检测数据,支持堆肥相关的科学研究。








本轮检测的社区堆肥产物来自全国9个省份、11个城市的16个伙伴,共计17个样品。这些样品原料多样,包含厨余垃圾、畜禽粪便等不同种类的氮源物料,以及秸秆、落叶、园林绿化破碎物、干草、购买的木屑等氮源物料。堆肥场景十分丰富,涵盖了城市居民小区、公园、城市农场、海岛、学校、自然保护区及家庭等多种场景,其中城市居民小区占比最高。



样品收集地域分布



本次检测分析参照中质协团体标准《厨余堆肥产物》。该标准是由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南京大学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并编制完成。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同时,结合近年来社区厨余堆肥平台所积累的大量样品检测数据,高度契合我国厨余堆肥产物的性质特征。
目前,《厨余堆肥产物》已完成面向社会的公开征求意见环节。
《厨余堆肥产物》标准对堆肥产物进行了分类与分级,不仅为堆肥产物的品质设定了明确的规范要求,而且为堆肥产物的科学使用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以下是《厨余堆肥产物》中的分级内容:
——Ⅰ级:用于有机种植;
——Ⅱ级:用于常规农业种植;
——Ⅲ级:用于非农业用途,如园林种植、景观改造、土壤修复等。




其他文章



伙伴分享|顾凌云:用好微生物,让厨余大变身,上一堂超级科学课!
伙伴介绍:顾凌云,宁波鄞州第二实验中学科学老师。2021年实地参观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