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而分散式就近就地处理相较于集中式处理,有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污染,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及降低成本等优势。
2019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21个村庄实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阿牛生态”)联合兴寿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开始探索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方案。截止2023年底,已初步形成村庄就地堆肥、镇级集中堆肥和林下分散堆肥三种模式。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共同发起的“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也已凝聚了部分社区厨余堆肥实践者。本期项目将通过支持伙伴开展社区厨余堆肥实践的方式,结合案例经验总结、效益评估、数字平台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炼社区厨余堆肥的中国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其他文章



伙伴分享|顾凌云:用好微生物,让厨余大变身,上一堂超级科学课!
2025 年 3 月 9 日
伙伴介绍:顾凌云,宁波鄞州第二实验中学科学老师。2021年实地参观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