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美国:走访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堆肥

雪华说:

8月中旬,从国内来访的成都老友想去看看附近不远的普林斯顿大学,我因此发现他们在开展就地厨余堆肥,有点喜出望外。走前当日,我发邮件联系校方管理堆肥的负责人,因时间太赶,未能及时收到回信,错失“一石二鸟”的参访良机。两周后,普林斯顿可持续办公室(Office of Sustainabililty)食物管理项目主任Gina Talt邀请我8月30日去实地走访和交流,因此便有了这份普林斯顿大学堆肥项目走访记。校园堆肥始于2018年底,凑巧跟我们社区堆肥试点项目启动时间一样。堆肥场地位于校园边缘地带,采用机械容器式堆肥方式,厨余来源于校园食堂、餐厅、咖啡馆,堆肥产物施用于校园绿地。本走访小记以我对Gina的访谈为主,参考项目网站资料:https://sustain.princeton.edu/about-us/composting)。若读者对此有兴趣,能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我可以视情况再访,进一步全面了解。

天气晴朗,一路行来很顺畅,沿途风景如画。进入校园,我跟Gina几乎同时到达堆肥场地,该堆肥场地位于校园内边缘处,开车很容易找到。迎面可见一个白色帐篷搭建的堆肥建筑。Gina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目前正在攻读可持续发展和商业方面的硕士。作为一个管理者和讲解者,Gina的话不多,秉持朴实的“眼见为实”精神,让我自个儿看。

进到室内,一个白色转筒式堆肥系统赫然放置在中央。这是“普林斯顿可持续堆肥研究实验室”(Sustainable Composting Research at Princeton,以下简称S.C.R.A.P.实验室)于2018年购买的,FOR Solutions品牌的Model 1000好氧堆肥设施。据称设施为校友推荐,Gina回忆说总价在25-30万美元之间。转筒堆肥设施的放置方式比较有趣,从末端开始,进门首先进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大型滤网,肥友们(热爱堆肥的朋友们)估计一看就激动,这不就是一个自动便利的堆肥产物筛分装置么?从滤网开始,整套设施依次包括发酵主体部分(堆肥转筒)、进料口、破碎机、物料提升机,室内四周摆放32加仑(约120升)物料收集桶、堆肥产物存储桶、堆肥工具、洗手池等物件,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雪华老师拍摄于普林斯顿校园

所有装置通过编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堆肥转筒主体为不锈钢材料,设置了自动旋转(相当于翻堆)和曝气功能。目前设定为每15分钟自动曝气一次,一次持续大约一分钟;每60分钟转动一圈,大概转动一分钟。

该场地从2018年建成后开始就地连续堆肥,仅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了两年。堆肥通常在大学开学期间发生,主要由本科生兼职打工完成(享受工资补贴),周末不堆肥。我参访这天,学校尚未开学,尚没有开始常规堆肥操作,现场没有新鲜厨余。堆肥转筒内是前几天Gina自己添加的少量物料。开学期间,每周周一至周五,学校食堂和校园餐厅都会单独分好厨余,用32加仑(120升)的堆肥桶收集,然后两名本科生开车将厨余运输到堆肥场地,进行堆肥操作。Gina介绍说,普林斯顿大学每日产生的厨余中,运送到堆肥点的大约占10%,每日厨余添加量在150-300公斤之间。其余90%左右的厨余,则运送到校外厌氧发酵场进行处理。

图片来源:项目网站https://sustain.princeton.edu/about-us/composting

NEXT
到目前为止,堆肥所用的主要原料为纯厨余,外购木屑作为调节物质。Gina给我进行了现场展示,放上空桶演示如何通过提升机添加物料。平时实际操作中,一桶厨余,一桶木屑,轮番通过提升机进入破碎机,待破碎后自动进入堆肥转筒进行发酵,物料的干湿体积比为1:1。

从加料到出料,周期大约7天,具体出料时间和出料量由Gina把握。出料时的发酵物实际上还未腐熟,将被转移到靠近校园园林绿化垃圾堆放地的空地上,继续分解和腐熟。堆肥产物就地施用于校园绿地,改良土壤,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没有外运,都放在校园内堆放地自然分解。我走访当日,由于堆肥发酵物和园林绿化垃圾堆放地的附近正在施工,无法进去实地查看,有些遗憾。

按照Gina介绍,整个堆肥过程未添加微生物菌剂,未设定固定的温度、湿度、需氧量,基本属于自然发酵、降解,能耗不高。

本学期开始,围绕堆肥开展科研与教学的老师,计划开始尝试厨余+可堆肥餐具的混合物堆肥。早在2023年秋季,S.C.R.A.P.实验室针对学校的食堂和咖啡馆的废弃物回收率进行了调研,发现两处收集到的垃圾中约有30%可用“可堆肥塑料”替换,如饮料杯、薯条碗杯和纸质餐盘,皆是经过认证的可堆肥塑料制品。这样算下来,加上厨余垃圾,超过60%的垃圾可用于堆肥。

图片来源:项目网站https://sustain.princeton.edu/about-us/composting

具体执行中,将通过采购经过认证的可堆肥包装,用以替换传统石油基的塑料包装,以此改变用餐者的行为,鼓励正确分类。这需要校园餐饮团队与食品供应商合作,减少零售餐饮中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同时使用可堆肥塑料替代品(Eco-Products),如模塑纤维(由纸或甘蔗制成)、聚乳酸(玉米等发酵植物淀粉制成,PLA)、两者混合体(如由纤维材料制成、有PLA涂层的热咖啡杯或盛汤容器)。该计划预计于10月份开始,在用餐时段,垃圾桶管理员将协助用餐者和服务人员分类收集可堆肥塑料包装、厨余垃圾、传统的一次性塑料,确保可堆肥垃圾中不含污染物。该计划也将持续跟踪研究添加可堆肥塑料对堆肥过程和堆肥产物品质的影响。

相关介绍
S.C.R.A.P.实验室

在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工中,倡导“从餐桌到土壤”理念,共同践行减少浪费,促进校园循环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S.C.R.A.P. 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行动领域中两大目标的实现:减少浪费和扩大可持续采购,培育健康、有韧性的校园栖息地。就地校园堆肥不仅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服务于学校教学和科研。此外,该项目还支持“校园即实验室”(Campus as Lab,简称为CAL)的调查,聚焦“厨余浪费与回收”这一广受关注的议题,通过更多的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令学校和当地社区获益,同时也满足美国联邦政府和所在新泽西州政府大幅削减食物浪费的要求。

关于校园实验室(Campus as Lab, CAL)

该项目以整个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为实验室,支持学生与教师研究人员联合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环境、学校运营、人类行为和校园文化等维度,通过深入探索产生新知识,推动校园、周边社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CAL倡议的理念是,个体影响永远不会被社区和世界所忽视。

关于我们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 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两期“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到2023年11月,两期试点项目以及衍生出来的合作伙伴已经在全国14省22市的60余个社区开展厨余堆肥,初步摸索出社区厨余堆肥作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共同发起的“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也已凝聚了部分社区厨余堆肥实践者。本期项目将通过支持伙伴开展社区厨余堆肥实践的方式,结合案例经验总结、效益评估、数字平台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炼社区厨余堆肥的中国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
关注我们吧
社区堆肥 低碳未来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