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您有一份《社区堆肥培训讲义》待查收!!!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 “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在张雪华博士的带领下,项目通过支持试点伙伴在社区开展堆肥实践的方式,收集实践案例、总结实践经验,并结合科学研究,探索社区堆肥作为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推动基于社区的废弃物生物式处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中国进一步推广,致力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迄今为止,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和社区厨余堆肥平台汇聚了108个落地社区,分布在20个省/直辖市、41个城市(地级市),覆盖海岛、工业园区、农场、公园、农村、学校、自然保护区、城市居民小区等各类场景。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国内社区堆肥已经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少公益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社会组织、业委会等社区工作者都成为堆肥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就地堆肥和垃圾分类、社区治理、自然教育、社区花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呈现多元发展的特点。

为支持更多社区伙伴就地尝试和持续开展堆肥,项目组根据2024年社区厨余堆肥经验交流暨培训会的线下培训课程,整理形成一份《社区堆肥培训讲义》,简洁明了地介绍社区堆肥体系设计、堆肥操作管理、堆肥产物应用等各方面知识要点,希望对各位社区堆肥实践伙伴有所帮助。

所学所知有限,社区堆肥的实践仍然存在巨大的创新和拓展空间,欢迎大家来信补充完善和交流(可发送邮件到cccp2019@163.com)。

【长按二维码获取文件 提取码:cccp
01
讲义概况

讲义共八章,主要包括社区堆肥的理念价值、堆肥原料配方、堆肥场地与设施体系设计、堆肥操作与过程管理、产物品质检测与应用等方面,同时附上三种类型社区堆肥的管理台账/记录表和堆肥产物的采样记录表。

02
适用对象

本讲义主要面向社区厨余堆肥平台的合作伙伴,以及国内从事社区堆肥实践和宣传推广的工作者,也供堆肥爱好者参考学习。

03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区堆肥定义与理念

本章主要介绍社区堆肥的定义、理念、价值与挑战。

(图片点击放大)

第二章

堆肥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本章主要介绍堆肥的定义、堆肥中的分解者、堆肥基本条件、好氧堆肥基本过程与温度效应以及堆肥中的烟囱效应。

(图片点击放大)

第三章

堆肥配方与原料

本章主要介绍社区堆肥的原料选择、配方要点和配方实用方法,其中社区堆肥原料的安全对堆肥产物品质至关重要。

(图片点击放大)

第四章
堆肥场地与设施

本章介绍社区堆肥的场地选址、布局与规划建设、常见社区堆肥设施,并为自制堆肥设施的社区提供定制要点和相关建议。

(图片点击放大)

第五章
社区堆肥体系设计

本章介绍社区堆肥的典型场景,重点是社区堆肥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前期调研思路、设计关键要点。本章要点是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本社区的社区堆肥操作流程和管理体系。

(图片点击放大)

第六章
堆肥常规操作步骤与过程管理

本章列出开展社区堆肥所需的各种工具,重点介绍社区堆肥的常规操作步骤、监测管理要求及方法、常见问题诊断与调整方法。

(图片点击放大)

第七章

堆肥产物品质检测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在社区进行堆肥腐熟判断、堆肥产物的采样方法、送检要求及堆肥产物检测结果的指标说明。

(图片点击放大)

第八章

堆肥产物应用

本章介绍社区堆肥产物应用的益处及如何使用堆肥产物。

(图片点击放大)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 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两期“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到2023年11月,两期试点项目以及衍生出来的合作伙伴已经在全国14省22市的60余个社区开展厨余堆肥,初步摸索出社区厨余堆肥作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共同发起的“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也已凝聚了部分社区厨余堆肥实践者。本期项目将通过支持伙伴开展社区厨余堆肥实践的方式,结合案例经验总结、效益评估、数字平台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炼社区厨余堆肥的中国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END

关注我们吧

社区堆肥 低碳未来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