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 “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在张雪华博士的带领下,项目通过支持试点伙伴在社区开展堆肥实践的方式,收集实践案例、总结实践经验,并结合科学研究,探索社区堆肥作为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推动基于社区的废弃物生物式处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中国进一步推广,致力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迄今为止,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和社区厨余堆肥平台汇聚了108个落地社区,分布在20个省/直辖市、41个城市(地级市),覆盖海岛、工业园区、农场、公园、农村、学校、自然保护区、城市居民小区等各类场景。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国内社区堆肥已经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少公益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社会组织、业委会等社区工作者都成为堆肥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就地堆肥和垃圾分类、社区治理、自然教育、社区花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呈现多元发展的特点。
所学所知有限,社区堆肥的实践仍然存在巨大的创新和拓展空间,欢迎大家来信补充完善和交流(可发送邮件到cccp2019@163.com)。
讲义共八章,主要包括社区堆肥的理念价值、堆肥原料配方、堆肥场地与设施体系设计、堆肥操作与过程管理、产物品质检测与应用等方面,同时附上三种类型社区堆肥的管理台账/记录表和堆肥产物的采样记录表。
本讲义主要面向社区厨余堆肥平台的合作伙伴,以及国内从事社区堆肥实践和宣传推广的工作者,也供堆肥爱好者参考学习。
社区堆肥定义与理念 本章主要介绍社区堆肥的定义、理念、价值与挑战。 (图片点击放大) 堆肥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图片点击放大) 堆肥配方与原料
(图片点击放大)
(图片点击放大)
(图片点击放大)
(图片点击放大)
堆肥产物品质检测
(图片点击放大)
堆肥产物应用
(图片点击放大)
2018年起,南京大学(溧水) 生态环境研究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两期“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到2023年11月,两期试点项目以及衍生出来的合作伙伴已经在全国14省22市的60余个社区开展厨余堆肥,初步摸索出社区厨余堆肥作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利用的中国路径。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共同发起的“社区厨余堆肥平台”也已凝聚了部分社区厨余堆肥实践者。本期项目将通过支持伙伴开展社区厨余堆肥实践的方式,结合案例经验总结、效益评估、数字平台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炼社区厨余堆肥的中国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适应。
END


关注我们吧
其他文章


伙伴分享|顾凌云:用好微生物,让厨余大变身,上一堂超级科学课!
伙伴介绍: 顾凌云,宁波鄞州第二实验中学科学老师。2021年实地参观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与

国际经验|美国费城堆肥故事:一家多元化厨余收集与堆肥公司
美国费城堆肥故事: 一家多元化厨余收集与堆肥公司 雪华按 去年夏天,我和Lehigh Univers